死,或亡,意思係生命完咗,永遠都唔會返生,生物學上嚟講,呢個係永久嘅狀態,而且係生物就紿終都要死。死嘅相反係出世。死可以自然死,例如病死,又或者非自然死,即俾人或物終止生命,例如發生意外、被殺……等。傳統來講,人無咗心跳、無呼吸就當佢已死,但問題係以現今嘅醫學技術,心肺可以復甦而令到身體機能回復活動。現代科學上可以分做瀕臨死亡期、臨床死亡期同生物學死亡期。目前公認嘅醫學觀念用腦幹死亡做腦死亡嘅標準,一旦個腦死咗,即係腦部冇活動嘅象徵,就當個人已死。病、受傷、中毒等可引致死亡。哩啲種種嘅原因破壞主要器官嘅功能,影響身體,搞到內部失衡,最終引致死亡。即使冇外在因素嘅破壞,所有生物始終都要死。每種生物都有佢嘅死期,人一般唔過一百歲。好似其他生物一樣,人會隨時間而衰老,健康慢慢惡化,最終死亡。由於對死字有所忌諱,粵語/漢語對死描述嘅辭彙極其豐富,叫法好多好多,例如:
- 婉轉啲嘅:過身、過世、去世、瓜柴、瓜老襯、瓜咗、釘蓋、釘咗、去咗、走咗、香咗、淋咗、冚旗、兩腳一伸、伸直咗、行先一步、Game Over、摺埋、長休、玩完、已故、斷氣、賣鹹鴨蛋、百年歸老、返返舊時嗰度、一命嗚呼、撒手塵寰、駕崩(帝皇專用)、香銷玉沉(女人專用)、冚國旗、天妒英才、移咗民、去咗遊埠…
- 好聽啲嘅:辭世、與世長辭、辭去人世、百年之後、壽終正寢(男)、壽終內寢(女)、成為故物、嗚呼哀哉、已故、作古、大去、仙逝、安眠、安息、往生(佛家語:指去另一個世界生活)、駕鶴西歸 …
- 有宗教色彩嘅:魂歸天國、蒙主寵召、安息、上天堂、圓寂、涅槃、歸西、仙遊、登極樂、上西天、見閻羅王、上咗路(黃泉路/陰司路)、落黃泉、落地獄、落下面、洗陰司紙、食香、嘆元寶蠟蠋、氣數已盡、乘鶴西去…
- 政治色彩嘅:見馬克思、搵毛主席…
- 正面啲嘅:殉國、殉教、殉職、殉道、成仁、犧牲、與世長辭、壽終正寢、英年早逝、返魂乏術、就義…
- 未成年人死:夭、夭折、夭母、短折、夭亡、殤、夭殤、早逝(英年早逝)、夭逝、天逝、棄養、夙殞、天服之殤…
- 自然死嘅:壽終、登仙、百年、老了、謝世、長逝、長往、長辭、歸室、歸泉、走了、去了、故去、就木、壽終正寢、壽終內寢 …
- 非自然死嘅:自盡、自殺、被殺、遇刺、遇難、身亡、暴斃、斃命、喪生、非命、病逝、斷魂、隊冧、解決咗、攪掂咗、魂斷XX(XX係一個地方,可以係:香港、長城、異鄉、南山…)、葬身XX(XX係一個空間,可以係:火海、大海、魚肚、輪下…)…
- 單字:殁、殞、斃、薨、卒…
死字属于歹字族。在歹字族里,歹字都是声符兼义符。歹字族汉字都与“割肉裂骨”之义有关。死的本义是“口含食物后割肉裂骨”。
在古代,人们对“死亡”大致有三类说法: 一类是上天,皆带有褒义。 一类是入地,如“下十八层地狱”,明显有诅咒的意思。但因为实际上人死后的确是要葬到地下的,所以“入地型”更多的是不带贬义的,譬如“入土为安”就包含着祝福死者太太平平地“长眠”的意思。 还有一类并不讲去哪,只讲碰到谁,如“见列祖列宗”“见上帝”“见阎王”,或是老陈死前说的“我去见先帝”。仿照这一格式,近几十年还出现了“见马克思”的说法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